渔民误捕两条“活化石”!它与恐龙同时代生活

摘 要

  当前正值黑龙江、乌苏里江春渔期。 有渔民误捕了有活化石之称的 一尾达氏鳇和一尾史氏鲟。 达氏鳇 史氏鲟 在哪打捞上来的? 5 月 30 日凌晨,抚远市沿江边境派出所对黑龙江抚远段

当前正值黑龙江、乌苏里江春渔期。

有渔民误捕了有活化石之称的

一尾达氏鳇和一尾史氏鲟。

达氏鳇

史氏鲟

在哪打捞上来的?

5 月 30 日凌晨,抚远市沿江边境派出所对黑龙江抚远段进行巡逻。5 时 50 分许,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巡逻至黑龙江 64 公里水域时,接到一艘渔船电话求助,自己在起网时误捕一尾达氏鳇和一尾史氏鲟,急需救助。

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及时到达现场,因现场无法判明两条鱼是否有伤情,将渔船带回船管站检查。

经检查

达氏鳇体长在 1.7 米左右,体重在 75 千克左右,是雄性个体。史氏鲟体长在 70 厘米左右,体重约 10 千克,两条鱼生命体征良好。

随后,

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

按照野生动物保护要求,

对两条鱼当场放生。

据了解,野生达氏鳇和史氏鲟均属于濒危物种,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私自捕捞和买卖构成犯罪。

达氏鳇的体形较大,是淡水鱼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。达氏鳇,俗称鳇鱼。物种起源于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白垩纪,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过。

其原始古朴的外形 1 亿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,为濒危野生保护动物,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。

成年鱼的体重可达 1000 千克,当之无愧是我国淡水鱼中的体重之最。

鲟鳇鱼因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,因而具有"水中熊猫"的美称。鲟鳇鱼作为濒危物种,1998 年被联合国华盛顿公约认可。

史氏鲟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,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0 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.1 ——极危(CR)。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。

来源:新晚报

相关搜索
  • 中华鲟
  • 两条鱼的图片
  • 鳇鱼和中华鲟
  • 两条鱼寓意
  • 黑龙江鳇鱼价格
  • 中国渔民数量
    qyangluo
  • 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    昵称:
   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    验证码: